仰韶文化·尖底瓶
藏品信息 鑒定結果





【藏品為真品】
藏品名稱: 仰韶文化·尖底瓶
藏品斷代: 文化期
價格趨勢: 升值空間較大
鑒賞結果: 仰韶文化尖底瓶是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(公元前5000—前3000年)的典型器物之一。尖底瓶制作材質以泥質陶居多,主要特點是小口、長腹、尖底,腹部兩側有一對環耳用于穿繩。關于尖底瓶的用途,目前主要有以下幾種說法。其一,汲水器:傳統觀點認為尖底瓶是汲水器,利用重心轉換原理,可方便地從河流中取水,但實驗表明,多數尖底瓶無法自動灌滿水,且提抬滿瓶水時易傾倒。其二,酒器:國際著名考古學家劉莉研究團隊通過對陶器內壁殘留物的分析,發現有谷物發酵痕跡,證明尖底瓶可用于釀造谷芽酒,其尖底利于沉淀渣滓,口沿部的豎向擦痕也表明古人可能用蘆葦桿吸飲,故尖底瓶可能是釀酒器、貯酒器和飲酒器。其三,禮器:考古學泰斗蘇秉琦認為,尖底瓶的器型和使用方式具有嚴謹性和嚴肅性,甲骨文中的“酉”“尊”“奠”等字與尖底瓶象形,推測其可能是祭器或禮器。其四,溫器:有觀點認為,尖底瓶的尖底設計便于插入灶坑的灰燼中,可能是當時的溫器,用于加熱或保溫。此件尖底瓶保存完整、十分難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