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漢萊子侯刻石拓片
西漢萊子侯刻石拓片,國家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之一
藏品信息 鑒定結果









【藏品為真品】
藏品名稱: 西漢萊子侯刻石拓片
藏品斷代: 清中晚期
價格趨勢: 價格趨向上漲
鑒賞結果: 歡迎您來到域鑒: 《萊子侯刻石》是刊刻于新朝天鳳三年(公元16年)二月的一方石刻,又稱“萊子侯封田刻石”“天鳳刻石”“萊子侯贍族戒石”等,無撰書者姓名,屬隸書書法作品,現藏于鄒城博物館。《萊子侯刻石》為天然長方形青灰色水層巖,據馬邦玉《漢碑錄文》,王仲磊于清代乾隆五十七年(公元1792年)最先發現了《萊子侯刻石》,但因忘記具體位置而與《萊子侯刻石》失之交臂。《漢碑錄文》:“右王莽時刻石,舊在鳧山東北支山,俗名臥虎山之陽,去余家二十許里。余于乾隆壬子夏,聞內弟王仲磊言有一方石,刻字似篆似隸,首行有國字、鳳字。偕往尋之,仲磊忘忘其處,未見也。迨嘉慶丁丑,滕人顏逢甲、王輔、鄒人孫升容共拓之,以一拓寄余,余命兒輩往舁之,乃于前一日已送至鄒縣孟子廟中,置齋宿房內。”清代嘉慶二十二年(公元1817年),滕縣顏逢甲等人于山東鄒城嶧山西南二十余里臥虎山前發現了《萊子侯刻石》,后移至孟廟。公元2002年鄒城博物館開館后,移至鄒城博物館石刻展廳。 此拓片為石碑原拓,字體清晰,為晚清時期拓片。看真。感謝您的信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