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代同治青花瓷器鑒賞
來源: 發布時間:2024-04-21 瀏覽量:3910
同治1862—1874
同治時期中國進一步陷入半殖民地化,民族工業更加衰退。景德鎮御窯廠生產更加萎縮,由于兵火連年,制瓷業工藝下降。同治十二年,江西巡撫劉坤的奏折中提到;“咸豐時官窯廠被毀,同治時因兵亂 之后,從前各匠類皆流散,觀工匠俱后學新手,選作法度諸多失主。”從中看出,因戰爭而造成工匠流散,導致瓷業質量不如從前。當然,此時也不排除燒制少量精良之作,如同治九年,御窯廠專為“體和殿”燒制一批瓷器,其中也有一些青花瓷。

青花龍戲珠紋碗

青花八仙圖大碗
器型
常見器物有碗、盤、賞瓶、玉壺春瓶、壁瓶、罐、小缸、爹斗、筆筒、蓋盒、花盆、水盛等。

青花花卉紋賞瓶
胎釉
同治青花胎體厚重、質地粗松,但小件圓器制作仍小巧精細;官窯胎質潔白純凈。釉色粉白或泛青灰。

瓷片底部
青料
青花色澤既有清麗明快,也有青灰或黑褐色。

青花云龍紋殘片
紋飾
常見紋飾有纏枝蓮、纏枝壽、喜、福,桃蝠靈芝、云龍、云鳳、三星、嬰戲、教子圖等。

青花三友圖瓶
相關文章
如何從瓷器的釉面鑒定瓷器的年代
瓷器是由原始瓷發展而來的,商朝的原始瓷到東漢,才完成了由原始瓷向瓷器的過渡,原始瓷釉層薄,常凝聚成芝麻點狀。早期以青、青黃、青綠、黃綠、綠褐、或茶葉末等釉色為主,但釉色質量一直在不斷改進與優化。圖1:宋 ...
2022-08-05 18:00:01

木葉盞有何精妙之處 讓吉州窯顯得與眾不同
中國瓷器在宋代的時候發展到了一個高峰,這個時期內涌現了太多的名窯名瓷,江西吉州窯木葉盞就是其中的一個。木葉盞最為精妙的地方就在于盞內的葉子,不是工匠手工描繪的,也不是鏤刻的,而是由大自然中真實的葉子制 ...
2022-07-19 18:00:00

五代趙幹《江行初雪圖》
題圖畫趙幹江行初雪圖局部絹本設色縱25.9CM橫376.5CM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一千多年的時間早已讓畫面泛黃,墨跡變淡。而當我們跟隨岸邊那些騎著毛驢的人,尾隨著他們行進在泥濘曲折的河邊小徑,視線掃過蘆葦蕩里、水面 ...
2022-06-02 18:00:01

羅丹《行走的人》——人體藝術青銅雕塑作品高清大圖
《行走的人》,1877年,法國,奧古斯特·羅丹,青銅雕像,高214cm,巴黎羅丹博物館藏。 《行走的人》中塑造的是一個人大步向前的動態。雕像沒有頭部和雙臂,但在這殘缺的軀干下,觀者能感覺到作品中蘊涵的無窮動能, ...
2022-06-12 12:00:01

用玉器的沁色來判定年代
沁,是指一種物質進入到另一種物質內里去的滲入和滲出征象,以物理征象為主。很多物質,在肯定條件下,都可以滲入到玉質中即都可以沁入到玉器的內里去。沁入玉器的物質,處于分子狀態的一樣平常不與玉器發生化學反應 ...
2022-05-17 09:00:02

元至正型瓷器紋飾特征
紋飾是瓷器鑒定的一個有力鑒定要點。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紋飾特征,能夠正確辨認瓷器上的紋飾,對收藏瓷器的愛好者來講,猶如魚得水。筆者就多年的收藏體會,對元“至正型”的紋飾特征總結如下: 大花 ...
2022-12-20 18:00:00
